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资讯|张宪文作序推荐,王荣华著《机构变迁与政策调适:20世纪40年代粮食问题研究(全2册)》出版

鸣沙
2024-09-15

机构变迁与政策调适:20世纪40年代粮食问题研究(全2册)

王荣华 著

198.00元|888页

2024年1月出版

张宪文


抗战时期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不可分割、无法跨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位从事此一领域研究的学者,都应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之进行研究。就两岸学界对抗战史的研究状况来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冷到热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从1949年至1985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至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大陆学界的研究成果偏少,对抗战历史的认识较为单一;台湾学者编辑出版了一些论著,但主要是论述正面战场。其中,两岸在对国共两党曾经团结抗日的认识上,尚未进行交流。加上档案资料多未开放,抗战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从1985年至2005年,这一阶段是对抗日战争认识的转折点,不仅研究者渐多,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产生很大进步。在此期间,尤其是1986年,在国家实施“七五”计划时,“抗日战争研究”课题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学重点研究项目第一次提出来,但当时却无人申请。为了推动抗战研究,规划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李宗一研究员动员我认领了这个题目。1991年,我组织的学术团队完成了100多万字的《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出版后获得了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此外,还有何理《抗日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下卷,解放军出版社,1991)以及刘大年主编的《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北京出版社,1995)等。抗战正面战场、抗战大后方、抗日根据地以及汪伪和伪满史研究等均成果斐然,认识更加客观全面。


第三阶段是从2005年至今,抗战史研究走向繁荣阶段。近年来,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台湾地区的相关机构与学者等,整理、编辑、出版了大批档案资料及其他各类资料集。这些史料的出版,嘉惠学林甚多,也极大地推动了抗战史研究。抗战军事史、经济史,以及国共两党关系史、中外关系史等研究已较深入广泛,但仍具有继续深化的必要。王荣华教授的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深化粮食史,以及抗战史、民国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首先,在选题方面,作者独辟蹊径,以国民政府建立的重要粮食管理机构粮食部为研究对象,深化了战时粮食机构与粮食问题研究。粮食问题是关系战争成败的重要问题,古人早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战争经验总结。对于持续时间较久、地域范围广泛、粮食需求众多的抗日战争来说,情况更是如此。因此,学界对战时粮食问题的研究关注较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过,以往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粮食“三征”及地方粮政等方面,专门从机构尤其是国民政府所建立的中央级粮食管理机构着手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纵观国民政府从建立到覆亡的22年,关于粮食管理的中央机构只有两个,一个是全国粮食管理局,一个是粮食部。前者仅存在了约一年时间即被裁撤,而后者却贯穿战时与战后两个重要时段,对国民政府粮食政策的影响最为深远,其实施的多项粮政甚至影响到了战时政局变化与战后政权更替。本书认为,粮食部成立后,借鉴全国粮管局的经验教训,分析全国粮情,借助国民党党、政、军等各方力量,通过制度创新与绩效管理,在保障军粮供应、调剂民食、控制粮价与物价、安定民生以服务抗战大局、保证抗战胜利等方面发挥了作用。粮食部实施的各项粮政制度是战时经济制度的有力探索,其创设的各种粮政制度及实行的一系列举措基本呼应了战时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战时粮食部在抗战大旗的强有力号召下,全国民众在正义之战的感召下,做到了“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粮出粮”,这是战时粮政无论在粮食动员还是实际征收中,均能取得较好成效的根本原因。作者同时指出,抗战胜利后,粮食问题因利好消息曾有昙花一现般的好转,但随即再次步入危机轨道,且愈演愈烈。战后国际形势诡谲多变,国民政府面对的党、政、军、粮等局面更为复杂。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展开及国民党渐处下风,战后粮食部部长三易其人,导致战后粮食政策缺乏连续性,粮政乏善可陈。战时发行的粮食库券无法及时兑换;战后继续大事征购及经济高压政策给民众带来沉重负担;战后经济接收变成“劫搜”“劫收”,以致民众怨声载道。更为重要的是,战后粮食部实际上转变成了支持内战、戕害同胞的工具,国民政府粮政失当、承诺失信、用人失察,导致国民党军事失势、政治失衡、政权失位,这些论述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其次,在全书架构与内容安排上,分为“机构篇”与“粮政篇”,机构与粮政两大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既勾勒出粮食部整体纵向演变脉络及其下属机构变迁情况,又对粮食部重要人员变化有所交代。总体论述与个案研究相得益彰,前者主要体现在“机构篇”,如粮食行政机构、主要业务机构;后者主要体现在“粮政篇”,如战时重庆面粉行业的统制与动员、战时献粮运动、福建省禁酿问题、云南省征借政策的出台及战后都市民食配售。总体论述把握其整体性,个案研究则注意对具体问题的深化。


最后,在资料运用方面,作者在尊重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未刊档案资料,既有大陆地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等所藏档案,也有台北“国史馆”所藏全面抗战时期及战后行政院、粮食部、财政部等专题档案,可以说做到了“交相为用”,达到了“互为补充”。可以看出,作者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仍然尽可能占有多方面未刊档案资料,继承了南京大学史学研究特别重视档案资料的优良传统,做到了“论从史出”,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有关国民政府时期粮食问题还有一些值得继续深入挖掘、拓展的空间,如粮食部成立前的粮政机构运行情况如何、粮食部的经费问题、粮食部的人员升迁、战后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状况及其与中国的粮食供需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战时各战区军粮问题、战后军粮问题等。资料运用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拓宽史料来源,尽可能做到史料的“国际化”。希望荣华继续深化民国时期乃至近代的粮食问题研究。


机构变迁与政策调适:20世纪40年代粮食问题研究(全2册)

王荣华 著

198.00元|888页

2024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的粮食机构与粮食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粮食部及其制定、推行的粮政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综合考察粮食部成立发展、人员变迁、粮政实施、绩效考核、互动博弈、 客观作用和影响。本书指出,全面抗战时期创设的粮食部及其实行的粮政制度与绩效管理,对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适应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然而战后颁行的粮政则转变成支持内战的工具,粮政失当、承诺失信、制度失灵、用人失察,导致军事失势、社会失序、政治失衡、政权失位。


作者简介


王荣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兼任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曾任编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3项,在《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民国档案》《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国民政府全国粮食管理局研究》(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危机下的融合与发展:抗战时期后方机制面粉工业研究》(商务印书馆,2019,该书荣获浙江省第2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类二等奖)、《危机下的转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目录

序 张宪文


绪论  

 

机构篇

第一章  全国粮食管理局

第一节  全国粮管局的成立

第二节  全国粮管局机构与人员

第三节  全国粮管局的管理措施与面临的困境

小结

 

第二章  粮食部的成立及战时主要机构及其人员

第一节  粮食部的成立

第二节  战时体制构建及主要行政机构与人员

第三节  主要业务机构及其演变

第四节  人员考绩与奖惩

小结

 

第三章  战后粮食部的机构变迁与人员变动

第一节  田赋政策调整与粮食危机再现

第二节  粮食部机构变迁

第三节  战后三任粮食部部长

第四节  粮食部的裁撤

小结

 

粮政篇

第四章  战时粮食管理及其成效分析(一)

第一节  战时粮政宣传与粮情调查

第二节  战时粮食仓储、运输、加工

第三节  战时四川军粮征集、仓储、运输与拨交

第四节  “团、宪、队”与战时粮政

小结

 

第五章  战时粮食管理及其成效分析(二)

第一节  粮食统制与动员——以重庆机制面粉行业为中心

第二节  战时献粮运动

第三节  福建省禁酿问题

第四节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云南征借政策的透视

小结

 

第六章  战后都市民食配售——以南京为中心

第一节  配售政策出台的背景与艰难起步

第二节  第一、第二期配售工作

第三节  配售中的弊端治理与配售工作的结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历史学好书

编辑:周畅

审校:宋荣欣 李丽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鸣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